行风讲堂八
发布背景
2021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对医疗卫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九不准”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印发《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
2024年12月10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南省医疗保障局、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河南省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60条(试行)的通知》,将“九项准则”细化、具体化为60条内容,为引导广大医务人员守纪律、知底线,有效规范执业行为提供了具体行为准则。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准则的第八项内容——共建和谐关系,不收受患方“红包”
47.落实“便民就医”系列措施,增强就医便捷性、舒适性、连续性,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
48.遵守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尊重患者被救治的权利,不因种族、宗教、地域、贫富、地位、残疾、疾病等歧视患者,做好人文关怀,真诚、耐心与患者沟通。
49.严禁在从事诊疗活动过程中,索取或者收受患者及其亲友的礼品、礼金、消费卡和有价证券、股权、其他金融产品等财物。
50.在从事诊疗活动过程中,严禁参加由患者及其亲友安排、组织或者支付费用的宴请、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
相关案例及解析:
案例一:外科医生暗示患者家属送“红包”换取优先手术
事件背景:某医院外科医生在接诊一名需紧急手术的患者时,暗示家属“手术资源紧张”,需支付额外费用以加快安排。患者家属被迫通过现金形式给予医生2万元“红包”。
违规行为:违反第49条,索取并收受患者亲友的现金财物。
处理结果:涉事医生被吊销医师执业证书,红包金额全额退还,案件移送司法机关进一步调查。
案例二:医生接受患者家属付费旅游并违规提供诊疗便利
事件背景:某心血管科医生在治疗一名企业高管期间,接受患者家属邀请赴海南旅游,全程费用由患者承担。事后,该医生多次违规为患者优先安排检查及床位。
违规行为:违反第50条,参加患者亲友支付费用的旅游活动,并利用职务谋取便利。
处理结果:医生被党内严重警告并调离临床岗位,涉事医院被责令整改并通报批评。
案例三:医生因患者经济条件差拒绝收治并言语歧视
事件背景:某县级医院急诊科医生以“医疗资源不足”为由,拒绝收治一名外来务工人员,并公开称“治不起就别来医院”,导致患者延误治疗。
违规行为:违反第48条,因患者经济状况实施歧视性行为,违背平等救治原则。
处理结果:涉事医生被停职并接受职业道德培训,医院向患者公开道歉并赔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