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风讲堂七
发布背景
2021年11月,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医疗保障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针对医疗卫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在“九不准”的基础上,共同制定印发《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
2024年12月10日,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河南省医疗保障局、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关于印
发河南省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60条(试行)的通知》,将“九项准则”细化、具体化为60条内容,为引导广大医务人员守纪律、知底线,有效规范执业行为提供了具体行为准则。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准则的第七项内容——维护诊疗秩序,不破坏就医公平
43.坚持平等原则,共建公平就医环境。
44.坚持公开公平,持续扩大预约挂号,严禁倒卖号源。
45.禁止在挂号、门诊诊疗、排队检查、住院等待、床位安排、手术次序安排等方面扰乱既有就医秩序,为本人或关系人提供便利。
46.严禁私自预留或占用紧缺药品、耗材。
相关案例及解析:
案例一:医院工作人员勾结黄牛倒卖专家号源
事件背景:某三甲医院挂号处工作人员与外部黄牛团伙合作,将每日专家号源提前锁定并高价转售,普通患者需额外支付数千元才能挂到号,引发社会投诉。
违规行为:违反第44条,倒卖号源破坏就医公平。
处理结果:涉事工作人员被开除并移送公安机关,黄牛团伙被刑事拘留,医院被责令整改挂号系统并公开道歉。
案例二:医生利用职权为亲属优先安排手术
事件背景:某医院外科主任在手术排期中,擅自将非急诊亲属的手术提前至其他患者之前,导致多名患者治疗延误,引发纠纷。
违规行为:违反第45条,在手术次序安排中为关系人提供便利,扰乱就医秩序。
处理结果:涉事主任被免职并扣发年度绩效,医院被卫生行政部门通报批评。
案例三:药剂科私留抗癌药转售牟利
事件背景:某医院药剂科负责人利用职务之便,长期截留紧缺抗癌药物,通过地下渠道高价转售给患者,导致正常渠道患者用药困难。
违规行为:违反第46条,私自占用紧缺药品并牟取利益。
处理结果:涉事负责人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医院被责令整顿药品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