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防治攻略:中医妙招教你远离过敏性鼻炎
随着秋季的凉爽气候,不少人开始遭遇过敏性鼻炎的困扰。中医称此病为“鼻鼽”,首次载于《素问·脉解篇》。中医认为,过敏性鼻炎主要由禀质特异、邪气侵袭鼻窍引起,病因涉及肺气虚寒、脾气虚弱、肾阳不足等多种因素。寒热错杂、阴阳失调也可能致病。
过敏性鼻炎的症状表现
典型表现为阵发性打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痒,部分患者伴有嗅觉减退,通常在清晨或夜间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即发作。一些花草过敏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眼睛、耳朵和咽喉发痒等症状,其发病与体质因素、外源性风邪、药物毒伤、花粉刺激等有关。
那么,在秋季我们该如何防治过敏性鼻炎呢?
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主要是通过调理身体、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等方面入手。目前,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治疗、中医外治法等。
一、中药治疗
中药治疗是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优点在于副作用小、疗效稳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质,采用不同的草药配方进行治疗,从而提高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发病频率,缓解症状。常用的中药方剂有银翘散、桑菊饮、玉屏风散、桂枝汤、小青龙汤等。
二、中医外治法
针刺、放血、耳穴压豆、穴位贴敷、艾灸等中医外治疗法,对症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
1.针刺疗法
针刺治疗鼻炎疗效比较确切,主穴:合谷、迎香、印堂、风门、足三里。头痛加风池、太阳;肺气虚加肺俞、气海;脾气虚加脾俞;肾阳亏虚加肾俞、命门;肺肾阴虚加太溪、三阴交。
2.放血疗法
放血疗法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黄帝内经》,如“刺络者,刺小络之血脉也”;“菀陈则除之,出恶血也”。取穴:井穴、耳尖。
3.艾条灸法
取穴:阳白、迎香。方法:用艾条温和灸30分钟,至额部微出汗,距离以患者感到温热为度,每日1-2次,5次一疗程,注意灸后避风。
4.耳穴压豆
穴位:取内分泌、内鼻、肺、脾、肾等穴。操作步骤:患者取坐位,先对耳部进行消毒,使王不留行籽牢固在要治疗之耳穴部位。每天揉按3~5次,每次每穴揉按1min。刺激部分或耳朵产生热感、胀感、痛感作为最适宜的感觉。
5.穴位贴敷
中医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穴位贴敷可以扶助正气以抵御外邪,将药物和穴位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在对穴位进行了刺激的同时也可以使药物疗效达到最大。药物将从表面的皮肤逐渐渗入到内部皮肤,从而吸收、渗透和刺激患处,扶正祛邪、增强患者免疫力。
过敏性鼻炎的预防措施
1.远离过敏原
秋季常见的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霉菌等。花粉在秋季的传播较为广泛,外出时要戴好口罩,这样不仅可以使口腔和鼻子保持温暖和湿润,减少干燥和寒冷空气的刺激,而且能有效地阻断花粉和其他过敏原。尘螨也是一个重要的过敏原,它喜欢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定期清洁家居环境,勤换床上用品,并用热水清洗,可以有效减少尘螨的滋生。对于霉菌,要注意保持室内通风干燥,避免在潮湿的地方存放衣物和食品,及时清理卫生间和厨房的水渍、霉斑。
2.适当的户外运动
秋季气候适宜,适当的户外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增强呼吸道防御能力,预防变应性鼻炎。可以选择登山、慢跑、散步、骑自行车等适合自己的运动,但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3.饮食疗法
合理的饮食也是必不可少的,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锌等营养素的食物,如新鲜的水果、蔬菜、坚果等。避免生的和冷的食物,避免辛辣的,油炸的和烤的食物,这种食物容易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呼吸道过敏。
4.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增强免疫力的基础,我们应该注意工作和休息的结合,防止太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秋季,气候变化较大,注意天气的变化,适当增加或减少衣服,防止感冒。因为感冒可能会诱发或加重过敏性鼻炎的症状。
5.保持鼻腔的清洁
预防过敏性鼻炎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保持鼻腔的清洁。可以使用生理盐水鼻腔喷雾剂或鼻腔冲洗器来清洗鼻腔,这样能够清除鼻腔内的过敏原和分泌物,减轻鼻腔炎症。在清洗鼻腔时,要注意方法正确,避免用力过猛损伤鼻腔黏膜。
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个体差异较大,治疗效果也会因此而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对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患者加强对过敏性鼻炎的重视及防治,相信一定会拥有一个健康舒适的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