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间的战斗:ICU里的“空气特工”
在我们看来,呼吸是自然而然的事,然而对于那些呼吸功能受损的患者来说,每一次顺畅的呼吸都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在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ICU病房,有位默默无闻的英雄——呼吸治疗师,他用专业和热情为患者的每一次呼吸保驾护航。
在ICU病房里,呼吸衰竭患者许大伯(化名)正经历着生命中的艰难时刻。一个月前,由于痰液过多且咳痰能力差,他突然感到呼吸困难,血氧饱和度不稳定。经过紧急气管插管后,由ICU王晓蒙医生和张皓护士携带转运呼吸机和其他监护设备,将许大伯从呼吸科病房安全转运至ICU病房。
在ICU,许大伯的病情比预期更加严峻。他的血压持续偏低,补液扩容药物使用下血压维持得并不理想,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稳定血压。经过多次评估和讨论,治疗团队不断调整策略,患者的病情终于趋于稳定,意识也逐渐恢复。
然而,病情稳定只是第一步。如何通过精细的气道管理降低肺部感染风险、减少呼吸机依赖、恢复肺功能,成为了治疗的核心任务。
这时候,呼吸治疗师的专业介入显得尤为重要。
呼吸治疗师是一项充满挑战和成就感的新兴职业,他们的专业技能在急救和康复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急救时,他们迅速协助维持患者的生命体征,为后续诊疗争取宝贵时间;在康复阶段,他们提供系统的指导,帮助患者加速康复,缩短住院时间。
ICU病房中,由于许大伯无法自主呼吸,呼吸治疗师邵元超在床旁护士配合下为许大伯做气道廓清。邵元超介绍,患者目前无法自主呼吸,呼吸机辅助呼吸,需每天多次清理囊上分泌物,避免坠入肺中引起肺部感染,防止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邵元超与医生紧密合作,为许大伯制定了全面的肺康复方案,包括通气治疗和氧疗、精细化调节呼吸机参数与氧疗器械、脱机治疗、各种雾化治疗与监测,肺康复治疗等,全方位掌握患者的呼吸状况及指标变化。经过团队的共同努力,许大伯在两周后成功拔管。
“守护呼吸就是守护生命,作为一名呼吸治疗师,我时刻准备着,为医生抢救生命争取时间,给患者带来自由呼吸的安全感。”——28岁的邵元超这样形容他的工作。作为一名年轻而富有热情的呼吸治疗师,他用专业的思维和坚定的信念,为每一位患者的呼吸顺畅贡献力量。每一天,在ICU的忙碌中,他和同事们默默地为患者的康复保驾护航,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由衷感谢和认可。
如果医生是船长
那么呼吸治疗师就是水手
各司其职
携手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随着我国危重症患者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ICU呼吸工作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ICU在王伟主任和朱会莉护士长的带领下,派遣人员前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进修呼吸治疗专业。
如今,科室的呼吸治疗师主要负责ICU内的呼吸治疗过程监测与效果评估,辅助医生行人工气道的建立、氧疗方案的制定与实施、气道管理(监测和调节呼吸机参数,SBT试验、撤机评估等)、俯卧位通气、CPR时机械通气管理、湿化雾化的监测与实施、院内外患者的转运、气道廓清相关技术操作,早期呼吸训练、膈肌训练等胸部物理治疗、呼吸机的日常管理及维护以及患者呼吸治疗相关诊疗的协助制定与实施、健康宣教等。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ICU各项呼吸治疗工作职责明确,流程完善,效果显著,帮助许多困难撤机患者顺利撤机拔管,重获新生。科室将不断夯实基础,规范诊疗,提升呼吸治疗管理能力,为更多急危重症患者争取新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