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这个“杀手”有点“冷”
春节刚刚结束,我市寒冷天气来袭!据流行病调查显示, 寒冷季节无论对于高血压患者还是正常血压个体,都有导致血压升高现象。因此了解寒冷与高血压的关系显得非常重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为什么称高血压是个“杀手”?让我们看看下边这张图:
高血压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这些不是危言耸听,仅仅希望广大的高血压患者可以正视疾病、重视疾病,行动起来战胜疾病。
言归正传,寒冷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是什么?
1.气温下降血管收缩造成的
我们都知道,气温下降物体就会收缩,气温升高血管就会膨胀,俗称“热胀冷缩”,血管也是如此,遇冷就收缩,这样血管的阻力就会增大,随着外周血管阻力的增大,血压就会升高。就如同水管的管道一样,在同样的水流下,水管粗水压就会低,水管细水压就会高。这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温度下降,血压上升,健康人的血压在5-10mmHg左右波动,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波动更大,所以更应当注意。
2.血液循环量增加
寒冷天气人们的活动大大减少,活动量少机体出汗就会减少,再加上节假日饮酒量也增多,这样会导致机体整体的血液容量增加,血液容量增加势必会引起心脏每次收缩泵出的血液增多,从而使得泵出的血液对血管侧壁的压力增大,这样血压就会升高。就如同抽水泵的功率变大一样,比原先的抽水泵更能工作,结果就是对水管的压力变大。
3.冬季饮食的变化
冬季大家都会进食一些高热量的食物,进而抵御寒冷,尤其是北方地区大家在过年时都会做一些煎炸的食品,再加上过节时大家因为团聚和走亲访友,会不由自主地比平时进食量增加,这样食物经过代谢会使得血液中的血脂含量增加,俗称的“血液粘稠度”增加,这样血管的阻力会间接增大,进而引起血压的升高。就如同一条本来通常的河流,突然掺杂进很多淤泥一样,使河道变窄,水流通过时就会阻力增大,水压就会升高,人体的血压也是如此。
4.冬季作息改变
在冬季人们普遍变得比天气暖和时懒散,随着现代电子产品的丰富,很多人会用手机打发时间,有的整天就会不停地刷视频来给自己带来快乐。并且很多人会看手机看到很晚,甚至整夜不休息,这样势必会破坏原有的生活规律和作息习惯,无论是短暂还是长期都会导致机体的神经功能紊乱,而机体神经功能紊乱便失去了对血压的正常调节,这样会使得血压变得不稳定,尤其是对高血压的患者影响更大,血压会因为作息不规律而波动更大,这样对身体的损坏更为严重。
天气变冷时高血压的防治措施
1.注意保暖
急剧的温度变化会引起血压的剧烈波动,寒冷的日子洗脸不要用凉水,尽可能用温水;洗澡前后及洗澡时的环境和水温差别不要太大;从温暖的室内走到户外,应当制造一个过渡空间,比如在大堂里站一会再出门,适应一下,而且出门不宜急走否则血压会波动很大。
2.避免过度劳累,保持情绪乐观
一切忧虑、悲伤、烦恼、焦急等不良刺激及精神紧张和疲劳,均可使神经调节紊乱,引起全身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应随时调整自己的精神状态,保持心情舒畅。保持充足的睡眠,切勿熬夜。
3.适量运动
运动除了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生成外,还能增强肌肉,减少关节僵硬的发生。但运动不宜太激烈,一般练到身体微微出汗就好,从而增加血液循环。可以在室内运动,比如室内跳舞,八段锦,太极拳等等。
4.合理膳食
高血压患者除了防寒、运动、服药外,还应做好饮食调养。如:限盐,食盐摄入量<5g/d;控制热量摄入,每顿吃七成饱即可,少吃动物脂肪,多吃新鲜果蔬。
5.药物治疗
对于高血压患者,就医时给予的服药治疗方案要严格遵循,就像平时吃饭一样规律服用药物,不能擅自停用降压药物和私自改变药物,应避免擅自乱用药物,避免操之过急,并且要自己监测血压,最好是自己拿着本子记下来,这样不仅可以知道自己每天的血压情况,也可以在就诊时给医生提供更好的参考价值资料,以便医生更深一步了解病情,加强医患之间共同应对疾病的能力,从而使医患关系更加和谐。
高血压治疗过程中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一发现血压增高,就是高血压病?
正解:这句话也对,也不对。平常我们说的高血压病通常指的是原发性高血压,但是还有10%的人群是继发性高血压,比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疾病,也会引起高血压。对于年轻的、初次发病的、或者原有高血压近期控制不好的高血压病人,一定要来医院,让专科大夫给予系统评估。
误区二:我发现高血压了,为了图方便,家人吃的降压药,我也用这个药吧
正解:这个是不科学的,一线降压药物就有五种,而每个病人发病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病人用药的选择也会不同,需要个体化治疗。这就像我们吃饭,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是同一个口味吧。
误区三:只依靠药物治疗,而忽略生活方式的改善
正解:高血压的诱因有很多,其中生活方式是最主要的诱因之一,很多高血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只依靠药物治疗,而忽略了生活方式的改善,认为只要长期服药就能够控制血压,其实药物治疗还必须要结合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够改善患者的病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避免吸烟饮酒,保证低盐低脂饮食,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的控制血压。
误区四:降压治疗跟着感觉走
正解:很多高血压的患者在确诊之后都凭自我感觉用药,当身体没有任何明显不适时,很多患者都不会选择服药治疗,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一旦确诊为高血压,必须要长久服用药物治疗,无论有没有症状都需要遵循医嘱常规服用药物。而且在用药的过程中,还要定期监测血压,根据血压情况及时调整降压方案。
误区五:血压正常就停用药物
正解:很多高血压患者通过口服药物将血压稳定在正常水平之后便开始停用药物,其实这种做法对身体是有害的。高血压属于一种长期慢性疾病,必须要长期服药物治疗,不能中途停药,以免血压再次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另外服药不规律,血压波动较大,还容易对肾脏器官造成损害。
(内科第二党支部:心内二病区 陈楠 朱慧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