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痰咳不出和精神差要及时到医院诊疗
2021年5月23日,在小梦妤(化名)出院之际,家属送来了一面写着“医术精湛,情暖人心,仁心仁术,妙手丹心”的锦旗感谢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医护人员。
一岁的小梦妤在发烧、咳嗽了3-4天口服药物效果不佳,住院前体温可高达39度的情况下,家属带小梦妤到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治疗。经发热门诊排除了新冠肺炎之后,小梦妤到儿科住院治疗。儿科专家问诊后得知孩子太小有痰不易咳出,流鼻涕,精神反应差,呼吸急促,明确诊断为:支气管肺炎。入院后,给予抗感染、止咳化痰等对症支持治疗。
在小梦妤住院期间,主管医师儿科徐慧香医生每天进行两次查房,孩子半夜发烧的时候,徐大夫每次都会到孩子床旁查看孩子情况,不管是任何时候,无论有多忙,徐大夫总是耐心地为家属对其病情进行讲解分析,疏导家属焦虑情绪。同时儿科的小护士们也经常来到病房给家属进行相关疾病的健康宣教,陪孩子做游戏,逗孩子开心。
经过短短6天时间的治疗,小梦妤的病情明显好转,不再是“蔫儿、蔫儿”的样子了,不再听到她的咳嗽声了,而是能听到她开心的笑声了,也让妈妈带着下床玩耍了。孩子妈妈说:“感谢徐慧香医生、杨平主任和儿科的医护人员们,在住院期间的精心治疗和悉心照料”。
郑州市第九人民医院儿科现开展有:普通儿科病房,新生儿科,儿童保健科。这几年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带领下,坚持以患儿为中心,始终以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贯穿在诊疗和护理工作中,以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去对待每一位患儿为宗旨,用心去对待每一位可爱的小天使。
(内科第一党支部:儿科 吴亚君)
儿科简介:
由普通儿科病房、新生儿病区、儿科门急诊及儿童保健门诊构成,拥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2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10名,能为不同需求儿童提供完善周全的诊疗服务。
1. 儿童保健简介
儿童保健门诊主要针对0-3岁婴幼儿生长发育需求开展儿童健康体检、儿童青少年身高促进,可独立开展儿童体格营养测评、婴儿神经运动检查、儿童神经心理行为检查、儿童骨龄-身高评估,院内可协助开展骨密度检查、25-羟维生素D检查、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彩超检查以及各种内分泌、营养性疾病化验指标检查,能早期筛查发育落后儿童、自闭症儿童、神经发育异常儿童以及体格生长偏离儿童,对早产儿、高危儿进行专业随访管理,全方位的为不同需求家长及儿童提供专业的喂养指导、养护指导、疾病预防指导以及儿童早期发育促进指导等。
2. 普通儿科病区
普通儿科病区设有雾化吸入室、儿童门诊留观室以及儿童穿刺治疗室,拥有压缩雾化泵、复合脉冲治疗仪、吸痰器、复苏气囊、心电监护仪、输液泵、注射泵、血糖仪等设备,针对不同疾病开展有中药贴敷治疗、复合脉冲治疗等辅助治疗技术,能够熟练诊治儿童肺炎、哮喘、胃肠炎、高热惊厥、癫痫、脑炎、川崎病、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以及各类儿童传染病和危重症的紧急处理。病区墙壁由各种可爱卡通壁画装饰,画面色彩温和宁静,给人舒适安宁的视觉体验,让儿童消除恐惧心理。同时,顺应时代潮流,科室独立设立微信公众号“小九育儿平台”,平台定期发布有关育儿方面的科普文章,为家长排忧解难,全体医护携手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3.新生儿病区
新生儿病区设备领先,配备有最先进的呼吸机、无创多功能监护仪、早产儿培养箱、蓝光治疗箱、经皮胆红素测定仪、血糖仪等,科室人员曾赴北京协和医院、河南省儿童医院、河南省妇幼保健院进修学习,可独立进行危急重症新生儿抢救工作,掌握新生儿复苏技术、呼吸机治疗技术、PS预防性应用防治NRDS技术以及早产儿和高危儿综合管理技术,院内协同开展颅脑MRI、CT检查、脑电图检查、心脏彩超检查,可为早期识别脑损害儿童、先天性疾病儿童提供一整套完善的辅助检查,为每个家庭的新生儿带来健康保障。
咨询电话:0371-58678760
杨平:主任医师,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会员,中国妇幼协会自闭症委员,河南省医院协会儿童医院分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分会委员、郑州市营养学会儿营组委员, 河南省呼吸与危重症学会间质性肺疾病分会委员。取得肺功能检查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儿童高级生命支持培训证书、儿童心理行为检查量表2016版培训证书。从事普通儿科二十余年、儿保专业两年,临床经验丰富,熟练处理儿科新生儿科常见病、多发病,对儿科疑难病、复杂性疾病有独到见解。擅长小儿呼吸系统及消化系统疾病、出疹性疾病、新生儿疾病的诊治及0-18岁儿童健康管理、身高管理。发表中文核心、科技核心及国家级论文10余篇。
徐慧香:副主任医师,2000年毕业于河南医科大学临床医疗系。从事儿科及新生儿临床工作二十余年,于2007-2008年在北京协和医院儿科进修学习。基础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技术操作熟练,擅长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及新生儿疾病的诊治,尤其对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衰竭、新生儿休克等危重症抢救及极地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救治管理经验丰富。获得市级科技成果2项,发表论著1本,学术论文15篇。